信息百态
《符龙记》第3回:江湖故事多返回上一页
第三回 江湖故事多
经过准备,洪仁离开了家乡。父亲给了他一个新的皮袋,装上符龙镖和随身需要的东西,把兵符大印扎在腰间。洪仁没有坐车,就按照父亲指引的野城方向艰难地行走。道路崎岖,洪仁边走边练功,这是他父亲跟爷爷学来的功法:吸气到顶,运气用力,呼气到底,顺气调息。就是说,先把气吸足,然后全身用力,手脚都使劲,最后呼气,而且一呼到底,全身再放松,并按照歇息的方式调整呼吸,等到呼吸恢复自然后,再进行一次吸气到顶、运气用力、呼气到底、顺气调息的动作,就这样周而复始,洪仁感到自身的力气在增加,用手舞动符龙镖就轻松了起来。
途中,路过野城和几个小镇,到了晚上,就找个能歇息的地方或是客栈,能将就就将就,因为洪仁带的盘缠不多。按照父亲的嘱咐,最好走远点,到没有人认识洪仁的地方。
洪仁走了数日,来到一块农田,见一农夫在锄地,便想向农夫打听路。就在这时,过来一伙着军服的人,为首的厉声喝道:“张洪福,原来你在这里,你以为躲到这里种地就找不到你了吗?立刻跟我回山寨见寨主。”
“不,你们认错人了,我不叫张洪福。”农夫把草帽往下压了压,生怕有人认出他。
为首的笑道:“洪福,你不认识我了吗?我们在一起从军多年,听声音就知道你是张洪福,不要装了,不把你带回去,我也交不了差啊。”
农夫一听,只好恳求道:“哦,是魏农啊,我求求你了,洪福不想当土匪,今天抢这个,明天抢那个,其实都是乡里乡亲的,有的还认识,有的还是朋友,为了寨主花天酒地,打啊杀的,不值得。所以,我不想回山寨了,更不想当土匪。”
“洪福,你还是别为难我了,我是受寨主之命来找你的。寨主说了,你若不回山寨,就把你杀了。”魏农这样一说,几个土匪一齐亮出钢刀指向洪福。
洪福非常镇定,用蔑视的眼光看一眼众匪徒道:“就凭你们几个,还不是我的对手,还是回去复命吧,就说洪福不回山寨,被你们杀了。”
“好啊,能不能杀你,怎么也得比划比划啊,就看你的本事了。”魏农举起钢刀就砍向洪福,洪福立即挥起锄头把魏农打倒在地,另几个土匪急忙拿着钢刀同时向洪福砍来。远处的洪仁怕洪福吃亏,就跑过来抡起皮袋帮助洪福。两个人三下五除二就将魏农等打倒在地,魏农叫喊着“反了反了。”立即带领匪徒逃之夭夭。
“谢谢壮士帮忙,请问壮士尊姓大名?”洪福问洪仁。
洪仁急忙道:“哥哥,你认不出来我啦?我是洪仁啊。”
“啊?洪仁?你都长这么大啦,你是怎么找到我的?”此时的洪福已是激动万分。
洪仁道:“哥哥,我哪是来找你的,我是躲从军离家出走的,准备到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去经商,本来走到这里是想向你打听路的,听到你和魏农的对话,才认出你的。”
“哦,原来如此。”
“哥哥,你不是从军了吗?怎么还当了土匪啦?”
洪福看了看左右,见没有别人,告诉洪仁道:“我是从军了,但没想到,这几年动乱,跟着一伙官兵占了山头,脱离了官府成了土匪。我不想当土匪,就跑了出来。现在,他们正找我呢,我了解魏农,他的功夫不比我差,被我打倒是他装的,他是为了我,但其他土匪还是要说的。我们不能留在这里了,听说江城是个经商的好地方,我们到江城去吧。”
“好,那我们马上就走。”洪仁同意哥哥的决定。
洪福领着洪仁来到一个草房里,拿出两个乾坤圈,一个中间夹着三角图形铁片,另一个中间夹着四角图形铁片,洪仁一看,惊喜道:“哥哥,你的四角铁片图形和我的符龙镖是一样的,只是有两个,交叉了。”
“哦?是啊,你的符龙镖在哪呢?”
洪仁立即从皮袋里拿出符龙镖,洪福仔细看了看洪仁的符龙镖,大小一样,只是厚度不一样,符龙镖是立体的,比乾坤圈里的符龙镖厚三倍,很沉重。
“咦,你这两个乾坤圈的图形都在我的兵符大印里啊?”洪仁见哥哥忙着收拾东西,就发现了另一个乾坤圈的图形。
洪福见洪仁还在欣赏乾坤圈,因为着急,没有听清洪仁的问题,急急忙忙拿了一些随身用的东西和干粮,拉着洪仁连夜奔往江城。
在路上得知,原来洪福从军这几年,经常发生两军对垒的事情,洪福也不知道谁对谁错,只是要打就打、要杀就杀,一些乌合之众为了占山为王还当了土匪。洪福看不惯,就趁一次下山抢粮的机会逃出了山寨。但洪福不敢回家,就躲到一个农田里种地,没想到,寨主下令寻找洪福。本来,洪福已经到地方官府登记了自己的姓名,并把洪福改成了红符,但土匪们还是找到了他。
“你的符龙镖是哪来的?”路上,洪福又问了一遍。
洪仁道:“是爷爷留给我的。你的呢?”
“我的是一位医官留给我的啊。”洪福一边回答一边琢磨,三件器物的来历对不上号啊。
“是吗?我以为是爷爷留给你的呢。”
洪福哥俩儿来到江城一个小镇,看到江城的百姓们安居乐业,到处是歌舞升平,非常羡慕。奔波了一天一夜,洪福哥俩儿又饥又渴,便找了一个小店准备吃点饭。
小店不大,只有一个店主和一个小二,店内摆了几张木桌,十分简陋,一看便知是小本生意。但小二十分热情,嗓门很高,见洪福二人是从外地来的,便热情地招呼进店吃饭。在此吃饭的人也不多,见店内又来了客人,便都把目光投向了洪福哥俩儿。
坐在旁边的一男一女见洪福哥俩儿裤子和鞋子满是泥巴,男人便问道:“请问二位公子从何来,到何处去啊?”
“从乡下来,到江城去。”洪福见有人搭话,便很客气地回应道。
男人道:“你们不像本地人,一定是从那边儿逃过来的吧?”
洪仁很惊讶,他怎的知道我们是从那边儿逃过来的?
女人道:“二位公子不必介意,那边儿土匪泛滥,每天都有从那边逃过来的人。如果你们不介意,这顿饭我们请了,就算是江城欢迎你们的到来吧。”
男人道:“看两位公子的面相,一定都是高人,我们是在《符龙山庄》做事的,今后如有需要我们帮助的,请不必客气,自管找我们就是了。”
“这是我们江城的大善人,今天碰到他们,是你们的福气。”店小二笑呵呵地告诉洪福哥俩儿:“这两位大善人过去是给我们说书唱戏传授武艺的,现在是《符龙山庄》的管事。”
男人道:“这里是我们的家乡,我们也是回来办事的。吃过早饭,我们还要赶回《符龙山庄》,希望我们还能相见。”
“有缘自会再相见。”洪福和洪仁同时拱手致意。
洪福躲到农村种地,确实没有多少银两;洪仁也是穷人,并且已经没有银两了。见两位是大善人,便没有说太多的感谢话。吃完饭,男善人道:“这里距离江城,如果租用马车,还有一天的路。我们是骑马的,并有公务在身,你们慢慢走吧,再见。”并留给二人一锭银两,嘱咐小二再给二人带点馒头路上吃。
告别两位大善人,洪福问小二道:“这两位大善人是《符龙山庄》的,符龙山庄是个什么地方呢?”
小二又是笑呵呵地介绍道:“《符龙山庄》就是一个世外桃源,凡是两情相愿私奔的鸳鸯夫妇都跑到那里定居去了。你们二位就无缘了,毕竟都是男人啊。”
“请问,如果去《符龙山庄》,怎么走呢?”洪仁对世外桃源很感兴趣。
小二道:“那得先到江城啊,《符龙山庄》在江城的那边呢。”
洪福哥俩儿离开了小店,马车也不好雇,便朝着两位大善人去的方向艰难地走着。
去江城的人很多,有的背着包裹,有的挑着担子,有的推着独轮车。这是官道,但路不是很好走,一是车辙印,二是马蹄印,路面坑坑洼洼的。翻过了一座山梁,洪福看到山下聚集了很多人,吵吵嚷嚷的,有几个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
就听有人喊道:“有大夫没有?有没有懂医术的人啊?”
洪福走上前,看看是怎么回事。原来,地上躺着一位夫人,看那隆起的肚子,一定是个孕妇。孕妇哼哼地叫着,很显然是要临产了,身边照顾她的男人脸上冒着汗珠,那不是累的,是急的。
洪福在军队是个医工,不是医师,没有给孕妇看过病。况且,军队里也不许有女人出入。洪福还是个大小伙子,接触女人他都会脸红。此时,遇见孕妇就要临产了,这么多人,没有一个是做大夫的,洪福只好蹲下身,摸了摸孕妇的脉象。
“你是大夫吗?”那男人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洪福。
洪福没有答话,因为他无法回答,自己确实不是大夫,但总比没有大夫强。洪福也是和医官在路上遇见过孕妇的,医官在给孕妇接生的时候,洪福是医工,当过医官的助手,医官接生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他都记得很清楚。
洪福只是嘱咐道:“你让其他人回避一下,找个衣服遮挡一下。另外,周围的人,麻烦你们给弄点儿水来。”
“好了。”那男人让其他人靠靠边儿,自己从包袱里拿出一个褥单,和洪仁两人一边儿扯一头,为孕妇遮挡住人们的视线。
一会儿工夫,就听“哇”地一声,一个男娃的哭声让周围的人们大声呼叫了起来:“生了,生了啊,太好了。”
男人见妻子生了一个男娃,激动地跪在了洪福面前,一边磕头一边谢道:“谢谢先生,谢谢先生,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哪。”
洪福急忙道:“快起来,马上给你的妻子洗一洗,好好照顾一下。”
这时,早已有人端来了一盆水,都是路上的行人,真有带盆的,山里的路,到处都有溪水。这里围着的一群人,互相都不认识,遇见有人有难,都留下来不走,等待着能帮上忙,还是好人多啊。
“请问先生尊姓大名?”那男人一忙完,立即问洪福的姓名,但又急忙报上自己的姓名:“哦,在下姓平,名和,是个教书先生。”
“你好,平先生,我姓张,名洪福。这位是我的弟弟,叫洪仁。”
“洪福,洪仁,多好的名字啊,我早就说过,我是有福之人,遇见洪福和洪仁了,我的妻子、儿子得救了。请问二位,你们是去哪里啊?如果和我同路,就到我家去做客,我会好好款待你们的。”此时的平和,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洪仁立即答道:“我们到江城去。”
“哦,我就是从江城来的,是回家乡去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在江城见面的。”
“好。平先生,你还是快些回家去吧,你妻子身体虚弱,需要补养。孩子也不足月,需要好好照顾。”
听洪福这样一说,一些路人立即把自己带的吃的拿了出来,纷纷送给平先生。
“我这有鸡蛋,还是熟的,快给你妻子吃了。”
“我这有烙饼,给你媳妇吃吧。”
“哎,哎,没看见我牵着一只羊吗?这羊是有奶的,可以接点儿奶给你妻子喝了补补身子啊。”
“谢谢,谢谢,谢谢各位。”平和一个劲儿地抱拳致谢。
过了一会儿,洪福嘱咐道:“平先生,你最好雇一辆马车,尽快把你的妻子、孩子送回家中。”
平和叹气道:“唉,我现在还哪有银子雇马车啊。刚从江城回来时,是雇了一辆马车,可是我妻子怕颠簸,我就让车老板儿慢一点。因为我的态度硬了点,那车老板儿竟然不拉我们了,自己赶车跑了。我就和妻子平方步行,哪想到,还没走到家呢,平方就受不了了。”
正说着,远处来了一辆马车,路人急忙喊道:“停下,停下。”
马车停下了,从车里出来一个悍妇,大声嚷道:“停什么停,老娘急着赶路呢。”
洪福上前施礼道:“夫人,这有一位产妇,身体虚弱,急需赶回小镇,请您行个方便,帮忙把产妇、孩子送回家中。”
“不行,不行,不行,我们就是从小镇出来的,要回江城的,哪有时间送产妇。”悍妇一连说了三个不行,扬着脸儿,双手叉腰,她哪还有腰,胖得圆鼓鼓的。
洪福从怀里拿出大善人给的一锭银子求道:“夫人,如果您能返回小镇一趟,这锭银子归您,弥补您的车费。”
“哦,哦,可以,可以,那我就做一回善事吧。”悍妇笑眯眯地接过银子,然后喊道:“老头子,你下来,我和产妇坐,你练练腿脚吧。”
这时,从车里慢慢悠悠地下来一个老头子,拄着一个拐杖,也不说话。洪福一见,这哪里是一个老头子,分明是一个健康的大男人,多说六十岁。路人急忙帮助平先生把产妇、孩子抱上马车,悍妇与产妇同坐。
“老头子,你慢慢往前走吧,等我回来赶上你。”悍妇指挥车老板掉头返回小镇。
马车跑得很快,平先生就只能小跑才能跟上马车了,一边跑还一边与洪福等人挥手告别,喊道:“来日方长,再见!”
这些赶路人,有去江城的,也有去小镇的,互相打声招呼,挥挥手,洪福等人向江城方向走去。
路上,洪福见那老头子拄着拐杖走路,但看他腿脚,都是好好的,只是走得很慢。心想,这可能就是富人的做派吧。
“请问先生,您是做什么生意的?”洪福还是想问问他,看他到底是干什么的。
老头子连看都不看洪福一眼,带搭不理地回答道:“当铺。”
洪仁拉住洪福的胳膊,阻止道:“快走,别理他,当铺又如何?也富不到哪去,给锭银子就收了,还说什么做善事。”
洪福哥俩儿走得很快,一会就把老头子甩到后边去了。
这时,有人在后边喊道:“张先生,等等我。”
洪福哥俩儿回头一看,原来是那个喊“谁是大夫”的男人。洪福问道:“怎么,你也不和平先生顺路?”
那人道:“我也是路过看见的,那么多人围观,谁都帮不上孕妇的忙,我看了就着急,就帮他们喊了几嗓子。”
洪仁夸奖道:“你也是个好人哪。”
“你们才是好人呢。”那人道:“我看张先生年纪轻轻,开始不相信你会接生。没想到,你还真会接生,人不可貌相啊。”
洪福笑道:“我原来是军队的医工,懂得一些接生的常识和方法、步骤。所以,危难之时,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洪仁问道:“请问,你是做什么的?”
那人道:“我是跑江湖的,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我看你不仅帮助孕妇接了生,还拿出了银子帮助产妇雇了一辆马车,在下十分佩服,想与二位结为朋友。”
洪福道:“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请问兄长贵姓?”
“在下姓潘,名天,年方三十有五。”
“哦,潘大哥,小弟年方二十有八,我弟十八。您去哪里?”
“在下要去小镇。”
“什么?去小镇?”洪仁糊涂了,潘天这不是背道而驰了吗?
洪福没有吃惊,只是戒备地问道:“那么,潘兄此行的目的是?”
“我看二位兄弟也不是有钱的人,却慷慨救人,想为老弟讨回个公道。”潘天说罢,指了指后边道:“那老头子很有钱,但他老婆却要了您一锭银子。我们不要着急走,等那悍妇赶回来,我要劫了那老头子,要回那锭银子还给您。”
洪福非常感动,但不想让潘天为他触犯朝廷律法,就劝阻道:“谢谢潘兄的好意,既然我们是好朋友,洪福绝不会因为自己的私立而让朋友触犯朝廷律法。况且,洪福的那锭银子,也是刚刚有人救济我们的盘缠,既然用在了正地方,那就是物有所值。即使你要回来,我也是不能接受的。因为,身外之物,不需劳驾朋友大动干戈。你还是回小镇去吧,如果我们有缘,一定会互相帮助的。”
潘天见洪福如此这番大道理,也就打消了抢劫的念头,便和洪福哥俩儿握手告别。
“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