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百态
《符龙记》第8回:智勇一家人返回上一页
第八回 智勇一家人
洪仁收回了兵符大印,从此便了却了一份牵挂,安心当哥哥的助手。庄主考虑到洪福、洪仁是租住在周家的,而周家在江城,距离山庄比较远,便在山庄自家闲置的一套四合院送给了洪福哥俩儿,并让周家姐妹一同来山庄居住。这样一来,洪福哥俩儿反倒成了主人。
这套四合院共有十间房,东边两间,由洪福、洪仁分别居住;西边两间,由美玉、美玲分别居住,北边六间,有厨房、餐房、茅房,还有三间客房、非常规整。而这里距离郑平府不远,洪福、洪仁做公事很方便。所以,哥俩儿再不用住郑平府集体宿舍了,每天晚上都能回到家中住宿。
周家姐妹见洪福哥俩儿有了这么丰厚的待遇,害怕配不上他们,便有些拘谨,洪福看出来了,就安慰姐妹道:“请美玉、美玲放心,一切姻缘都是上天注定的,上天会关照我们的。你们现在就是我们的亲妹妹,我们要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
“好,我们要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姐妹俩儿甭提多高兴了,每当洪福、洪仁回到家中,姐妹俩儿都非常的高兴,又是做饭又是洗衣服的。
晚上,洪福、洪仁要回房间休息了,美玉突然害羞地要讲一个梦。洪福、洪仁就围拢过来,想听美玉的梦。而美玉却红着脸,半天才羞答答地说起那个梦:
有一天,姐妹俩儿去山里采野花,见一个老婆婆正拿着一根拐杖过河,河水很急,老婆婆就要站不住了。姐姐嘴快,急忙喊道:“快去扶老婆婆上岸。”妹妹脚快,三步并作两步,冲进河水,将老婆婆拉上了岸。
老婆婆一屁股坐在地上,喘着气道:“谢谢姑娘啊。”
美玉问道:“婆婆,你家在哪里,您过河来是要到哪去啊?”
老婆婆满脸堆笑,告诉道:“我是个媒婆婆,见你们姐妹俩儿来了,就想过来给你们化姻缘。没想到水流太急了,险些倒在水里,辛亏姑娘了。”
美玉一听婆婆是为了姐妹俩儿的姻缘才冒险过河的,非常感动,就对婆婆道:“婆婆是善良的人哪,到我们家去吧,我们给你换衣裤,您别着凉了。”
媒婆婆摆摆手道:“不用,不用,你们看,我的衣裤并没有湿啊?”
美玲正在拧沁水的裤子、晾晒鞋子,发现媒婆婆的裤子、鞋子倒是干爽的,很是奇怪。
这时,媒婆婆拿出两块玉佩道:“这两块玉佩就是你们的夫婿,你们两个抢到哪个,哪个就是你们的夫婿,不久你们就会成亲的。”说罢就拿着玉佩在姐妹俩儿的眼前晃来晃去。
美玉手快,首先抢到一块,剩下那块就是美玲的了。
美玉见玉佩上写着一个“仁”字;美玲的玉佩上写着一个“福”字。
媒婆婆道:“仁从善来,福从天降,你们夫婿的名字里,一定含有仁字和福字。”
“谢谢婆婆。”姐妹俩儿跪地磕头,再一抬头,媒婆婆已经不见了。
洪福和洪仁听完这个梦,脸也都红了起来,这也太直白了吧?鸳鸯谱都点出来了,洪福看了看美玲,洪仁看了看美玉,两人慌忙跑回了房间。
美玲笑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姐姐看中洪仁了吧?幸亏你看中的是洪仁,而不是洪福。”
“为什么?”美玉一惊。
“因为,”美玲推了一下姐姐道:“因为我看中了洪福,洪福高大,与我相配;洪仁像个文人,正适合姐姐呀。”
美玉想了想道:“也对,大配大、小配小,不能按照排行找,我喜欢洪仁,是因为我们兴趣爱好差不多,你和洪福都很高大,我们在梦里抓阄抓对了,这就是天仙配。”
“你想天仙配,还不知道两位公子愿意不愿意呢。我们没有父母,谁来给我们做主啊?你看他们,都跑回房间去了。”美玲此时有些担心了。
“不怕,我有预感,老天会帮助我们的。”看来,美玉是胸有成竹。
其实,听了美玉讲的这个梦,哥俩儿都知道美玉是有意透露自己的心事,可他们怎么回答呢?洪仁悄悄问洪福道:“我常听老人讲故事,总说缘啊缘的,也许这就是我们的缘分吧?”
洪福只是迎合道:“等我们赚够了银子再说吧。”
“洪仁,你跟哥哥商量一下,我们不需要银子,我们已经在一起生活了许久了,其实,不就是举行个迎娶仪式吗?你们再跟庄主商量一下,让庄主做媒,早些迎娶了我们吧?”美玉跪在洪仁面前,让洪仁跟哥哥商量商量。
“不行,不行,不行,我们刚帮助了庄主,庄主又给了我们房子,你就让人家做媒,好意思吗?我们拿什么布置新房?拿什么宴请嘉宾?”洪福出现了,脑袋摇得像拨楞鼓似的。
“大哥,我们什么都不要,我们只要做你们的新娘?”美玲也给洪福跪了下来。
“干什么?干什么?这也没有,那也没有,你们就这样嫁人了啊?”这时,一个老婆婆出现了,手里拿着一根木棍,敲打着美玉姐俩儿的头。洪仁一见,立即拿起符龙镖,“嘣”地一下将老婆婆的木棍撞飞了,此时的洪仁,真想一拳就把老婆婆打倒在地。
“别打,别打,她是我们的母亲。”美玉和美玲见洪仁要打老婆婆,立即过来拉洪仁。
“母亲?你们的母亲不是死了吗?”洪仁瞪大了眼睛。
这时,洪福却拉着老婆婆道:“不对,这是我们的母亲,你忘了吗?”
“母亲,母亲。”洪仁喊了起来,并一下子从梦中醒了过来。
“洪仁,你怎么了,想母亲了吗?”洪福坐了起来,因为昨晚哥俩儿唠了很晚,洪仁没有回自己的房间,就躺在哥哥身边睡着了。看着还流着眼泪的弟弟,洪福心疼地道:“洪仁,我也好多年没有见到母亲了。等我们赚多了银两,一定要娶美玉、美玲做媳妇,领着他们回家乡看望父母。”
“嗯。”这时的洪仁就像孩子一样,躺下又进入了梦乡。
住在山庄,心情格外的敞亮,因为远处的山,每天早晨都是雾气蒙蒙的,山清水秀,门前就是一条小溪,每天都从山上流下泉水,非常清澈。山庄治理得也非常好,饮用水都是用石头围拢的井,山泉水流进来,并能天天溢出流向小溪,说明水是从地下流出的。人们就用木桶到井里提水,非常方便。
山庄有商铺,吃的用的随时可以出去购买。每天还有农夫挑着担子送菜,农民会记住哪一家要菜,每一天或两三天送一回。洪福的家也算是大户了,就告诉农夫三天送一次新鲜青菜。
这一天的上午,一位农夫挑着担子给洪福家送菜,进了大院,美玉姐俩儿便来接菜。正常情况下,买主都是眼睛盯着货物,而卖主眼睛都是盯着买主,看买主的表情,对自己的货物是否满意。
“这是新摘的菜啊,真新鲜。”姐妹俩儿低着头看菜篮子里的菜。
而这时的农夫,见不到姐妹俩儿的脸,却用手来拉美玉的头发,非要看美玉的脸。
“你干什么呀?这样不礼貌。”美玲见了,数落农夫。
“你叫什么名字?”农夫问美玉。
美玉起身看了一眼农夫,还没回答就睁大了眼睛,吃惊的问道:“你是?哥哥?”
“美玉,是你吗?我是哥哥呀。”
“哥哥,你怎么在这里呀,你不是从军了吗?”这时的美玉拉着哥哥的手,上下打量个不停,眼前的哥哥完全不像年轻时的哥哥那样潇洒、干净,黝黑的脸,就像没洗似的,胡子也长了,黝黑黝黑的。
“美玉、美玲,我真的是哥哥呀。”农夫拉着姐妹俩儿的衣袖,一会儿看看美玉,一会儿看看美玲,生怕两个妹妹不相信,还怕她们跑了。
“哥哥,是哥哥。”美玲这时也认出哥哥了,用手紧紧抓住哥哥的胳膊。
美玉急忙拿过木凳,让哥哥坐下来,问道:“哥哥,你是怎么到这来的,快跟妹妹说说,我们都以为你战死在杀场了。”
哥哥坐下来,便一五一十地讲起了自己的经过。
哥哥叫周大宝,从小跟父亲练武,长得身强力壮,十分威武。自从母亲被土匪杀害以后,就要从军为母亲报仇,当时父亲说什么也不让他去,就说他的武功还没练到时候,并自己去从了军。
后来,朝廷派人来告诉周大宝,说他父亲是累死的,因为土匪太多,打了一天一夜,虽然武功高强,没有被土匪打死,而是活活累死了。见周大宝年轻气壮,就直接把周大宝带走从军了。
周大宝从军以后,因为暂时没有战事,总领兵却安排他去做饭,成了火头军,每天做好了饭菜,周大宝就挑着担子,一桶米饭、一桶菜地天天喂远处哨所的哨兵。
一天,周大宝仍然像往常一样,挑着做好的饭菜去哨所送饭。到了哨所,却不见了哨兵,营房里也没有其他哨兵。周大宝正纳闷呢,突然间从营房后边串出来一群土匪,个个拿着钢刀,把周大宝围了起来。
土匪头儿喝道:“是不是给我们送饭来啦,弟兄们都饿了,老子要吃饭。”
周大宝一见是土匪,再看看地上有血迹,就知道哨兵都被他们杀了,而自己是个伙夫,没有兵器,无法与他们对敌,就老老实实地把饭菜给他们盛好,让他们吃,自己想办法溜走。但这伙土匪非常狡猾,他们让周大宝坐在营房的里边儿,不让周大宝出去。
等他们吃完饭,匪土头到了外边和土匪们商议道:“这个伙夫不能留,否则他回去一说,将军就会派兵来剿我们。”
“对,对,不能留,要留就带他上山,和我们入伙,正好我们山寨缺少伙夫。”
土匪头回到屋里,问周大宝道:“给你两条路,你是想回去当兵呢,还是想和我们上山入伙?”
周大宝已经听到他们议论了,就假装道:“我在哪都一样,就是混口饭吃,我可以和你们上山入伙。”
“那好,跟我们走吧,我们山寨就缺少做饭的。”
周大宝挑着空担子,跟在土匪们的中间,翻山越岭的走了很长时间,终于到了土匪的山寨。进了山寨,土匪们都没有虐待周大宝,只知道周大宝是个伙夫,不知道周大宝会武术,而周大宝也装着什么都不会,就知道做饭。
在山寨时间久了,周大宝也就经常打听他们的轶事,后来得知,这个土匪头叫黄牛,杀人如麻,罪恶滔天。周大宝偷偷记下了,但却不露声色。当他知道那天闯进周大宝家掳走母亲的就是这个黄牛时,恨不得立即就杀了黄牛。但周大宝没有立即行动,因为这里山高路远,很难逃脱,必须等待时机。
有一天,黄牛要带人下山搞粮食,想带一名伙夫,周大宝主动提出跟随,黄牛没有多想,就带着一群队伍下山了。
来到一片开阔地,黄牛下令休息,匪徒们各自找地方坐下了。黄牛问道:“大宝,带酒了没有?”
“带了,带了。”周大宝热情地拿出了一壶酒,并从怀里拿出了一块儿牛肉,交给黄牛,黄牛高兴地吃喝起来。
见匪徒们都坐得很远,周大宝问道:“头儿,听说,你在江城边儿上掳走了一个良家妇女,没玩成,就把她杀了。”
“对啊,你听谁说的?”黄牛歪着脑袋看着周大宝。
周大宝叹息道:“这就是你致命的弱点啊。”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爷就好这一口。”
“你想啊,你抢劫粮食、抢劫财物,不会有人找你报仇。你若是强抢民女、杀人,激起民愤,那就不好说了,一定会有人找你报仇的,你早晚会死在仇人手里。”
黄牛没有悔改的意思,并扬言道:“谁想报仇,来啊,老子的偃月刀可不是吃素的。”
“你吹牛吧。”周大宝气得一脚就把黄牛踹了个大跟头。
“你?”黄牛站起来,拿起偃月刀道:“怎么,你就是来报仇的吗?”
周大宝咬着牙道:“你说对了,那位良家妇女就是我的母亲,你罪恶滔天,我要为母亲报仇,今天就是你的末日。”
“好小子,来吧。”黄牛说罢挥舞着偃月刀就向周大宝砍来,周大宝拿起扁担就与黄牛对打起来。
“咦,头儿怎么和伙夫打起来了?”众匪徒不知怎么回事,都在各自的地方看热闹。
别看周大宝拿的是扁担,但扁担在周大宝手里应用自如,因为周大宝练了一身武艺,噼里啪啦地对付偃月刀,打得黄牛连连后退。黄牛也不是好惹的,在山寨也是一霸,从来没有人敢着惹他,今天是遇见对手了,感觉对付周大宝有些吃力。他很后悔,本以为周大宝是个憨厚的伙夫,没什么大本事,没想到,真人不露相,周大宝竟然是个武将。
打了半天,还经常听到匪徒们的掌声和喝彩声。黄牛这个气呀,这么些人,都是自己的手下,怎么这时候就没有人来帮他呢,他想求助,可就是喘不过气来,周大宝一下接一下,打得黄牛有些招架不住。
周大宝记得父亲曾教过他一个绝招,正好扁担钩子勾住了黄牛的帽子,趁黄牛抬手推帽子的瞬间,周大宝用扁担头捅了一下黄牛的腋窝肋骨,在黄牛岔气停止的一刹那,周大宝一扁担就打在黄牛的后脑勺上,黄牛嗡地一下倒在地上,周大宝立即用扁担头对准黄牛的脑袋杵个不停,直到黄牛脑浆崩裂、一命呜呼才住手。
“你怎么把头儿打死啦?”众匪徒纷纷围过来看,并提出了疑问。
周大宝道:“这个黄牛就是杀害我母亲的凶手,今天我是为我母亲报仇的,请各位不要为这个败类与我为敌,谁若不服,我自当奉陪。”
众匪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说话,一个匪徒首先打开僵局道:“这个黄牛平时没少欺负我们,因为他太厉害了,没想到,被一个伙夫打死了。看来,这个伙夫比黄牛厉害,我们今后就听伙夫的吧?”
“对,对,让伙夫当头,我们听伙夫的,伙夫是个好人。”众匪徒都说话了。
周大宝一听,这些匪徒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伙夫,就对他们道:“各位,我不能给你们当头,因为我是朝廷剿匪的兵,是黄牛把我抓到山寨的。我也不管你们了,你们都各自回家去吧,咱们各奔东西,不要再当土匪了。”
“好啊,好啊,不当土匪了,回家啦,回家啦。”匪徒们一听,呼啦一下子就散了,往哪跑的都有。
周大宝拿起黄牛的偃月刀,此时也不知道上哪,就往山下的方向走。当走到一片农田时,看见一座民房,周大宝此时饿了、渴了,就来到了民房。
一进屋,周大宝见一个姑娘坐在炕上吓得缩成一团,并将被子紧紧抱在怀里。
周大宝想打消姑娘的戒备心,就介绍道:“姑娘,你别害怕,我不是土匪,我是剿匪的。”
姑娘看了看周大宝,又看着周大宝手里的偃月刀,惊恐的面孔还是没有打消。
周大宝认为姑娘是害怕他的偃月刀,就告诉姑娘道:“姑娘,这是我的战利品,使用这把偃月刀的人叫黄牛,被我杀了,今后这把偃月刀就是保护老百姓的。所以,你不要害怕。”
“啊?”姑娘放下被子,问道:“使用这把偃月刀的人真的被你杀了?”
周大宝道:“对啊,因为他杀了我的母亲,我一直找他报仇,就是今天,我刚刚找到机会杀了他。”
姑娘立即起身并跪了下来,一边磕头一边说道:“谢谢你,谢谢你,你也为我父母报仇了。”
“是吗?怎么回事,你父母被土匪杀了吗?”
姑娘告诉周大宝道:“是啊,就是去年,那个黄牛带着土匪上我们家抢粮食,我父亲让我藏在草垛里不要出来。我清楚地看见,土匪抢了粮食,见了我母亲,就要把我母亲带走。我父亲不让,就拿着镐头和他们打了起来。没想到,那个土匪头会武功,就用那把偃月刀砍死了我的父亲。我母亲拿着菜刀和他拼命,他又用偃月刀砍死了我的母亲。”
“这个狼心狗肺的土匪黄牛,我把他打死了,并把他的脑浆都打了出来,解解我的心头之恨。”
姑娘听到这么解恨的杀了黄牛,就抱着周大宝的大腿道:“大哥,我谢谢你。这一年,我早已下定决心,谁能为我报仇雪恨,我就嫁给他,一生做他的奴隶。”
周大宝心里没有准备,听姑娘这样许愿,害羞得有些不知所措,就问姑娘道:“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家里再没有别的亲人了吗?”
姑娘道:“我叫王小妮,我没有别的亲人了。大哥,你就娶了我吧,我一生也不离开你,你就是我唯一的亲人。”
“哦,小妮,我。”周大宝立刻动了怜悯之心,安慰姑娘道:“好吧,我叫周大宝,本来是朝廷的士兵,结果被土匪抓去了山寨,我无法向朝廷交待,也就无处可去了。这里挺闭塞的,那我就在这里和你种地吧,过田园生活。”
当晚,周大宝就与王小妮拜堂成了亲。从此以后,周大宝就开始种地了。这里距离符龙山庄不算很远,周大宝就把粮食和蔬菜送到山庄叫卖,生活过得很幸福。第二年,家里就添了一个小宝宝。
听了哥哥的叙述,姐妹俩儿就把自己家里的事告诉了哥哥周大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