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九吧网!

吃吧

《符龙记》第22回:财大能压人返回上一页

  财大能压人

 

    事不迟宜,吃完饭,洪福一行在郝掌柜的带领下,带着丰厚的礼品来到城南一家大院老爷子听说是郑义的朋友来看望他们时,非常高兴。郑老爷子已经七十岁了,正在与老伴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倒是做过官的人,郑老爷子和老伴都很精神,干净利索的,他们按照官府的习俗接待了洪福一行。

经过了解,事多年,时过境迁,郑老爷子也就无所顾忌了,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洪福一行。

 

    原来,郑老爷子叫郑为宁是官府的一个师爷,为官多年,很受身边的人和老百姓爱戴。因为从不贪,家里没有积攒下太多的财富,就是为人谦逊,态度和蔼,喜欢结交江湖义士。当一支军队占领了县城以后,郑为宁在江湖人士的帮助下,携带妻子逃到乡下,开始以种地为生。后来生了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大儿子长到十八岁,就被高人指点闯荡江湖去了,这一走就是十年。

    一听郑老爷子说还有一个儿子,洪福急忙问道:“次子现在何处?年方几何?”

    老爷子道:“次子郑中排行最后,已经长大成人了,在官府当个捕快。”

    洪仁急问:“郑中可曾婚配?”

    老爷子生气地道:唉,他是先从了军,当了八年的兵,回来后到衙门当了衙役,尚未婚配,如今已三十,却是性格倔强,已经是捕快了,但要干出个名堂再娶妻生子。唉,为父教子无方,说不他。

“他是想当县太爷吧?”洪福试探地问。

“想当县太爷?他还没有那个资本,当师爷我都不用他,整天舞刀弄枪的。”

洪福一听,非常高兴,决心把郑中带走。但洪福又想,郑中性格倔强,能不能被我说服丢下衙门的差事不干,干个镖师头领呢?

 

吃晚饭前,郑中回来了,见家里来了这么多人,还有很多穿镖师制服的,不知家里出了什么事。

郑老爷子用教子的口气道:“郑中,过来,这位是你兄长的朋友张洪福,也就是二庄主,这位是……

还未等郑老爷子介绍洪仁,郑中上前一把抓住洪福的乾坤圈道:“洪福齐天,你就是洪福啊?”

洪福愣住了,看看郑中,不认识。

郑中见洪福看着自己不说话,就介绍道:“洪福,你不认识我,但我认识你呀,尤其是你背的这个乾坤圈,我们都认识啊,我们是一个军营的。”

“哦?一个军营的啊。”洪福这时才醒悟了,因为军营兵多将广,洪福不可能认识太多,但军营里的人都知道洪福齐天。他们二人无论走到哪里,一人背着一个乾坤圈,而将军有指令,见到乾坤圈悬挂的地方,必须是一片和平的天地。

洪福问郑中道:“听说你当了八年的兵,有什么收获吗?”

郑中道:“收获当然是有啦,就是交了一帮生死弟兄,回到家后,经常遇见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干啥的都有,好办事。”

“你受过伤吗?”

“受过,但伤不重,还在你那换过药呢,你都不记得了。后来,我就去当火头军了,整天蒸大馒头,就用不着打仗了。”郑中边讲边笑,性格很开朗,不像是一个倔强的人。

洪福与郑中谈得非常融洽,但洪福没有着急说正事,先和郑中熟悉了再说。

 

“郑中,你有当县太爷的可能吗?”等众人都各自忙去了,洪福试探着问道。

“嗨,我哪有那个想法啊?县太爷是考取的,我只是个当兵出身,怎么能当县太爷呢。”郑中看着洪福,感觉洪福的问话有些奇怪。

洪福又问:“那,还有比捕快更有名堂的事业吗?”

郑中道:“我除了干捕快,其他都不是我的强项。”

洪福见时机到了,就开门见山地劝道:“如果你想有更高的发展,就到符龙山庄去,到你的哥哥身边去。怎么样,跟我们走吧?”

郑中见洪福绕来绕去是为了拉他去符龙山庄,推迟道:“不行啊,家有父母需要照顾,我怎么能撇开他们而自己出去发展呢?”

原来郑中考虑的是父母,这下洪福犹豫了。其实,洪福想让郑中去符龙山庄,为的是让郑中娶齐天家的姑娘,让郑家也与齐家联姻。这怎么办呢?

洪福突然想,既然是为了联姻,在哪不一样呢?让齐天的姑娘嫁到这里来不就行了吗?那么,要想成全这门亲事就必须让郑中知道祖辈结拜兄弟的事。

“郑中,来,我有事情要和你们全家说。”洪福把郑老爷子全家集中在一起,正好洪立也在,就把祖辈三兄弟结拜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们。

郑老爷子听后,从柜子里拿出了一个小本本,只见小本本的上边写着《符龙记》三个字。老爷子道:“郑中啊,这是你爷爷留下的小本本,里边就记载了三兄弟结拜的事。洪福想得对,我们两家都有传宗接代的人,但你的齐爷爷没有。既然他的儿子齐天家中还有七位姑娘未出嫁,你就和洪立到齐天的家中走一趟,各自娶一个回来。我们祖辈第三代联了姻,这就是最圆满的结局啊。”

洪仁突然道:“郑伯父,原来你也有这个小本本啊,我爷爷也有一本,家父还让我看过呢。”

老爷子道:“这是郑中的爷爷传给我的,因为不认识你们家的人和齐天家的人,所以,就没有传给下一代。郑中,这个小本本就传给你吧,拿着它去找你的叔叔齐天吧,希望你能做他的女婿。”

郑中接过小本本,好像多了一份心事,这就是他与另一半的千里姻缘一线牵啊。

“郑中,你想好了吗?如果想好了,就跟我们走。去齐天的家很远,你必须跟县老爷说好,此去大约个把月。”洪福又给郑中施加了点儿压力。

郑中坚定的道:“我是捕快,不在家是经常的事,只要我跟县老爷说是出去相亲,我相信,他会准许我的。”

“太好了,太好了,我有结伴的了。”洪立高兴地跳了起来。

 

然而,事情并没那么简单,第二天,县太爷知道了,说什么也不同意。

郑中第一次见县太爷这么严肃,这位县太爷还是郑义在的时候那个县太爷,他很欣赏郑义,但郑义成了郝掌柜的女婿。现在,来了郑中,容貌和个性都与郑义相似,让县太爷非常喜欢。因为,县太爷家也有一位小姐长大了,尚未出嫁,县太爷有意招郑中为女婿,怎奈郑中一直忙于办案,还没有托媒人提及此事。现在郑中要请假出去相亲,他能批准吗?

“郑中,你若是要去办别的事,本县绝不会阻拦,但你要去相亲,本县绝不允许。”

郑中猜不出县太爷为何如此这般阻拦,有何用意,但隐隐约约能闻到一点儿醋意,为何就不让我出去相亲呢?平时,县太爷倒是问过郑中,为何不急于谈论婚事?郑中只是告诉县太爷,条件还不成熟,等干出一番事业来,再考虑婚姻大事。

县太爷见郑中不说话,就直言相告道:“本县早已为你物色了一门亲事,小姐相貌美丽,家境富贵,只要你有相亲的想法,媒人很快就会出现,你可不要辜负了本县对你的栽培和厚望啊。”

郑中见县太爷真是用了心了,一时也不好拒绝,但与齐叔家联姻的事是祖辈的愿望,这该如何是好?

“这,这,这。”郑中这了半天也没这出个话来。

“什么也别说了,你在此安心做你的捕快,明日便有媒人到你家提亲。”

郑中一惊,心想,假没请下来,却引来了媒人提亲,这可如何是好?急忙阻拦道:“不,不,老爷,您等我先回家跟家父商量商量再说,我会随时禀告老爷。”

“好,你快去快回。”县太爷严肃地吩咐道。

 

郑中急匆匆地回到了家中,把县太爷的意思告诉了洪福等,为难地道:“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郑老爷子一听县太爷阻拦,也不知如何是好。他做过师爷,知道县太爷的决定是不容易转变的。只好看洪福,把希望寄托到洪福的身上。

洪福想了想道:“那就只好谈判了。”

“谈判?”郑中想,除了别的县的县太爷有事需要谈判以外,没有下级敢与县太爷谈判的,洪福真是胆大包天了。

洪福道:“郑中,你现在就回去见县太爷,告诉县太爷,下午《符龙山庄》二庄主张洪福求见,就说洪福有知府大人的口谕。”

“哦?有知府大人的口谕,这就好了。”郑中办事向来麻利,跑回县衙,把洪福说的话告诉了县太爷。

县太爷一听,立刻软了下来,口气柔和地道:“哦,好的,好的,下午请二庄主到我的后衙叙谈。”

 

下午,洪福带着洪仁、洪立、管家和镖师来到了县太爷的后衙。县太爷早已带着师爷和郑中等人在后衙等候,见到洪福一行如此排场,急忙客气地迎到客厅落座。

洪福客气地道:“本庄主是来贵县看望郑老爷子的,得知县老爷是我们庄主郑义的故主,并且对郑义有提携、帮助之恩,特来拜访。因为路途遥远,携带东西不便,特替郑义庄主为老爷带来银票千两,请老爷笑纳。”

洪福说罢,管家立即拿出银票。

“客气,客气,郑义真是喝水不忘打井人的江湖义士啊,这么多年来还未忘了本县。师爷,快收下、收下。”

洪福道:“郑庄主时刻不忘家乡的变化,不知贵县近年来发展如何,每年可曾向朝廷上缴多少税银啊?”

县太爷本想问问洪福带来知府大人什么口谕的,却听洪福询问税银的事,有些迷茫,回答道:“惭愧,惭愧,每年也就是五万两。”

“哦?这正是郑庄主最关心的事啊。郑庄主说了,如果贵县还很贫穷,一定要在今后的联营中减免联营费用。”

县太爷疑惑地问道:“什么联营?”

洪福道:“我们有一系列、一条龙的联营阵容,深受各地商人和顾客的欢迎和信赖,产销一条龙,上下一条龙,城乡一条龙,运储一条龙,建造一条龙,并有十大行业标记,任何一个商家都没有我们的机构庞大,希望贵县的商人也能加入到我们的联营阵中,共同发展。这样,就能改变贵县的贫穷状态。”

县太爷觉得洪福是在帮助郑义吹嘘,就试探地问道:“郑义只不过是一个山庄的庄主,一条龙的排场到底有多大,本县且不知晓。你说本县贫穷,有何依据?”

“哦,请县太爷不要介意,只因贵县每年才向朝廷上缴税银五万两,在下才认为贵县是贫穷的。”

“那,郑庄主向朝廷每年上缴多少税银呢?”

“五十万两。”洪福不加思索地回答道。

“五十,万两?”县太爷说话带停顿的,惊讶地看着洪福,其他师爷等也都看着洪福。

洪福看县太爷的状态,再看看师爷等人的状态,似乎是不太相信洪福说的话。便慢慢讲解道:“我们的兵器厂名扬全国,我们的《符龙山庄》有居民五万多,各种行业一应俱全,缴纳五十万两是对朝廷关爱的回报。除了山庄,我们在各地还有几百户联营店铺商行等,他们直接向当地的衙门上缴税银,我想,加在一起,还不止五十万两。”

“啊?啊,符龙山庄乃是朝廷的宝库啊,二庄主乃是朝廷的洪福啊。”县太爷此时的态度完全变了,赞叹道:“难怪二庄主有知府大人的口谕,恐怕皇上都要赞许的。郑庄主还能够挂念着本县,乃是本县的荣耀啊。”

洪福见是时候了,通报道:“洪福本次来贵县,除了看望郑老爷子以外,还受郑庄主之托,带其弟弟郑中回符龙山庄娶亲。因为知府大人的千金要下嫁,不知县老爷能否给郑庄主一个面子啊?”

“给面子,给面子,本县怎能与知府大人挣女婿呢。”县太爷无意中说漏了嘴。

“哦?哈哈哈哈哈哈哈,郑义若早知道县太爷也有一位千金小姐,说不定早就让郑中迎娶了,真是不巧得很哪。”

县太爷谦虚地道:“是本县没有那个洪福啊。”

洪福笑道:“有的,有的,洪福既已来此,就会给你带来洪福的。本庄主也可以许下诺言,今后,凡是与符龙山庄联营的贵县商人,可以不收取联营费用,为贵县省下联营费,即可造福黎民百姓了。”

县太爷高兴地拉住洪福道:“谢谢,谢谢二庄主,我替本县的黎民百姓谢谢二庄主。”

“那,就这样说定了,祝福老爷。”洪福说罢,起身要走。

“且慢。”县太爷急忙道:“二庄主,符龙山庄发展壮大,虽然没有福分与郑庄主联姻,但本县也有个请求,能否将家中次子带到你们符龙山庄发展。次子从小娇生惯养,极不成熟,曾受郑义的影响,不喜欢学文,就喜欢习武,我看他也就配做个镖师。”

“哦?请问贵公子尊姓大名?”

“次子姓魏名刚,年方二十有三了。”

“可曾婚配?”

“尚未婚配,他不成熟,还未曾考取功名,本县也就没有许他外出做事,如果二庄主不嫌弃,就带他走。交给二庄主,我一百个放心。”

洪福立即高兴地道:“好,好,好,既然尚未婚配,那正是我们需要的人。将来,魏公子的婚事就由我们做主了,县老爷可有意见?”

“没有意见,没有意见,本县就把次子的前途、婚姻全都交给你们了。”县太爷此时眉飞色舞,似乎忘了自己的身份,竟然手舞足蹈起来,向府内高声叫到:“刚子,你给我出来。”

魏刚从府内胆怯地走了出来,因为父亲管得严,平时没少挨打,最愁的是背诵《三字经》等,背不下来就挨打。最高兴的是舞刀弄枪,小时候郑义教过,郑义走了,就靠师爷教,而师爷就靠书本上的武林秘史乱指点,让他练得乱码七糟的。

县太爷下令道:“快,拜见二庄主。”

“二庄主吉祥,魏刚有礼了。”

“魏公子吉祥。”洪福见魏刚规规矩矩,知道是县太爷教化的,就对魏刚道:“以后跟着我,就要像个刚强的男子汉,我要把刚出笼的鸟训练成雄鹰,你懂吗?”

“懂,懂。”魏刚非常高兴,立即就挺直了腰。

 

回到家里,郑老爷子听说了洪福会见县太爷的事,对洪福倏然起敬,急忙对郑中吩咐道:“郑中啊,你以后要好好跟着二庄主学,那才能干出名堂啊。”

“是,父亲,我会的。”郑中这时很听话,以前他没有佩服过任何人,所以,一直清高孤傲。见了洪福的本事,让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决心跟着洪福走。

洪仁见哥哥说服了县太爷,就问道:“哥哥,你说的都是郑庄主的意见吗?”

洪福道:“遇见这事,你还能先回去请示庄主吗?我怎么想的就怎么做,我相信庄主也会这么想,这么做。遇事要果断处理,不要优柔寡断。夜长梦多,即使做错了,但事情办妥了,就是胜利。”

“那,你说的知府大人的千金,是怎么回事?”

洪福神秘地嘱咐洪仁道:“以后,切莫提及此事,知府大人家有没有千金,我也不知道,但我相信一定是有的,即使没有,我们就给他找一个千金小姐,干女儿也算啊。”

“哥哥,我真佩服你。”

洪福笑了,谦虚地道:“哥哥只是比你多吃了几年咸盐而已。”

郑中的三位姐夫都来了,经过洪福安排,大姐夫做产销一条龙的联营;二姐夫做城乡一条龙的联营;三姐夫做建造一条龙的联营。并负责照顾和赡养郑老爷子夫妇,因为郑中是否还要回来做衙门捕快还不一定。洪福总是把未来的事情预测好了,凡事都要做好两手准备。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