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吧
《符龙记》第4回:落户姐妹家返回上一页
第四回 落户姐妹家
傍晚,洪福哥俩儿终于走进了江城。洪福累了,洪仁也累了,因为马车不好雇,时而才能雇上马车坐一会儿。
来到江城里,人生地不熟的,看到密密麻麻的房子,都是人家的,今夜该怎么过?大街上已经很少有人了。洪福见一个卖水果的大院还没有关门,便与洪仁走进大院,见一位姑娘正在收水果摊,洪福问道:“姑娘,能给口水喝吗?”
院子里经常来人买东西,姑娘以为是来买水果的,开始并未在意。听到问话,姑娘才转过身来,见二人浑身湿漉漉的,鞋子、裤脚全是泥巴,知道是走了一天路的人,便问道:“你们从哪来,到哪去啊?”
“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来,还没有找到落脚的地方。”
姑娘停止了收水果摊,从屋里拿来一个水壶、一个大碗道:“我们不习惯喝茶,这有凉开水,你们解解渴吧。”
洪福和洪仁接过水壶和大碗,就像没喝过水一样,你一碗、我一碗地把一整壶的水都喝了。喝完水,洪福便问道:“姑娘,请问,哪有房子出租,我们要找地方落脚。”
这时,一个小个姑娘从房里走出来,见洪福哥俩儿要租房,便说道:“这么晚了,除了客栈,上哪去租房子啊。”
洪福道:“我们住不起客栈,无论什么样的地方,只要能住就可以。”
大个姑娘想了想道:“姐姐,咱家有房,就让他们住在咱家吧。”
洪仁暗自笑道:原来小个的是姐姐,大个的是妹妹。
“这?”姐姐道:“我住东房,你住西房,哪还有房?”
妹妹道:“咱姐俩儿住在一起,就让他们哥俩儿住我房吧。”妹妹的手脚麻利,一会儿工夫就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并收拾好了房间,让洪福哥俩儿住了下来。
洪福、洪仁看得真切,妹妹长得大手大脚的,但很清秀,只是穿着很朴实,也许这是卖水果的装束;姐姐比妹妹长得小,看样子不是干活的人,什么也不干,就看着妹妹收拾屋子,还要把水果摊收起来。洪福想,妹妹倒像是姐姐。
“谢谢二位姑娘。”洪福哥俩儿说了好几遍谢谢,因为实在太累了,洗了脚,简单准备了一下,便呼呼大睡了一夜。
第二天天一亮,洪福便起来打扫卫生,准备到街上买回来一些吃的。这时,房东姐俩儿进来了,还拿来了面条。原来,这是当地的习俗,一旦有人租用房屋,一定要先吃主人家一顿饭,一来表示主人热情,二来表示今后要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
洪福哥俩儿从来没见过这样和善的房东,瞪着眼睛看着姐俩儿,不知说什么好了。姐姐点点头道:“吃吧,早餐很简单。”
“哦,这就很好了,多少天都没有吃上这么热乎的面条了。”洪福接过面条,洪仁也急忙接过面条,感觉一夜之间,双方就处得像一家人一样了。
吃完面条,洪福哥俩儿便和姐妹俩儿唠起家常来。主要是洪福和姐姐唠得热乎,洪仁见妹妹眉清目秀,漂亮端庄,便感觉有些拘谨。妹妹也有些腼腆,二人只是互相笑笑,很少说话。经过了解得知,原来这里只住着姐妹二人,姓周,因母亲被土匪杀害,父亲便去军队当兵剿匪,结果战死在杀场上;哥哥又去当兵剿匪,至今一去不回,也不知是死是活。父母只留给姐妹俩儿这么一套住宅,因为这住宅有个大院,姐妹俩儿就在这院子里摆摊儿卖水果过日子。
姐妹俩儿虽然是一母所生,但性格爱好却不一样,都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但此时还都没有嫁出去。妹妹周美玲受父亲的影响,没有娇气,从小就喜欢练武,长得脚大、腿长、个子高,只是少言寡语。有流氓泼赖想占她们姐俩儿的便宜,都被美玲一脚踢了出去。因此,人们都叫她周大脚;姐姐周美玉,性格文雅,喜欢种花种草、琴棋书画,口齿伶俐、能说会道。这次见洪福哥俩儿找房子住,姐妹俩儿一见洪福哥俩儿相貌英俊,非常喜欢,便同意让洪福哥俩儿住下来。本想当晚就请洪福哥俩儿吃饭,但看他们哥俩儿实在太累了,就没有打扰。今日一大早,姐妹俩儿就急忙和面做面条,待洪福哥俩儿一起来,便很快端上来热气腾腾的面条,让洪福哥俩儿非常感动。
姐妹俩儿与洪福哥俩儿聊天,但能看得出来,虽然洪福与美玉聊天、洪仁与美玲聊天,但美玲的眼睛总是飘着洪福,而美玉的眼睛总是飘着洪仁。洪福能说,他们两个话语多,洪仁憨厚,他们两个话语少。但姐妹两个都亲切地称呼他们“大哥、二哥。”
这可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啊,洪福哥俩儿一到江城,就能租住在两位姐妹的家里,一定都是有缘之人,这就是天意啊。
聊完家常,洪福开始介入正题,问道:“听说附近有个《符龙山庄》,远不远呢?”
“不远,”美玉立刻问道:“怎么,你们想去那里吗?”
“你们,你们,”美玲一看洪福哥俩儿打听《符龙山庄》,心立刻就沉了下来,小声问道:“你们是想去符龙山庄啊?”
洪仁道:“我们在路上遇见一对儿夫妇,他们就是符龙山庄的,所以问问。”
美玉笑笑道:“那就对了,因为那里收留的都是夫妻鸳鸯,所以出入总是成双成对,你们哥俩儿恐怕就无缘了。不过,那里有个庄主叫郑义,为人仗义,喜欢招贤纳士,你们若本领大,我相信庄主会收留你们的。”
“其实,在哪都一样,无非是有吃有住,那些夫妻鸳鸯都是因为父母干涉婚姻才去符龙山庄定居的。而那里都是山,和农村一样,在这城里多好啊。”美玲的话里一定是有话。
洪福看出了美玲儿的意思,便安慰道:“无论我们去哪里都会经常回来看望你们的,我们不是忘恩负义的人,你们就是我们的亲妹妹。”
洪仁也急忙表态道:“请放心,我们到江城的第一天就是你们收留我们的,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好,好。”姐俩儿都开心地笑了。
姐妹俩儿让洪福哥俩儿住下来,并没说租。但洪仁不想拖累姐妹俩儿,两个大男人,一定要顶起家庭的大梁。洪仁没有跟哥哥商量,独自来到街上,找了好长时间才找到一家当铺。小二迎上来问道:“客官想当东西吗?”
洪仁没说话,只是将自己的兵符大印递给柜台里的掌柜道:“当。”
掌柜抬起头,打量一下洪仁,看了看大印,问道:“你要当多少?”
洪仁一见掌柜的,心里一惊,这不是路上见到的那个老头子吗?洪仁一见他就生气,将大拇指和小拇指伸出来道:“纹银六十两。”
“六十两?你这就是个做饼的模具,我看六两都不值。”掌柜的把嘴撇到了一边儿。
洪仁见掌柜的老眼昏花,信口道:“你看错了吧?这里边儿是三对儿鸳鸯符,是月老儿化姻缘用的,放在你这里,我可以保你们婚姻美满、家庭和睦。”
掌柜又撇嘴了:“我家富贵,我有三妻,已是美满。”
洪仁想,路上那个悍妇一定是他的小妾,还三妻呢,没让潘天抢他就够便宜他的了,就蒙骗掌柜道:“你有三妻,但没有四妾吧?这鸳鸯大印有一对儿就是代表三妻四妾的。”
掌柜看了看大印,笑道:“三妻也好,四妾也好,只是鸳鸯大印而已,你又不是月老儿,如何化姻缘?”
洪仁见老头还没当回事,决定吓唬吓唬他。便神秘地道:“我看你是眼拙啊,我本来是不想泄露军机的,实话告诉你吧,我有公务在身,只是暂时没有了盘缠,才当此兵符大印的,我会很快来赎的,你就放心吧。”
“什么兵符大印?这里的鸳鸯符,难道是兵符吗?”
洪仁见掌柜认真了,就小声道:“你看这图形,是不是个人体,像不像个大兵?我来问你,让十万人马出兵,需不需要十两?”
掌柜点了一下头道:“那是当然,何止十两。”
洪仁转了一个画面又问:“你再看看这个,鞍马劳顿,再让十万人马收兵,需不需要十两?”
掌柜又点了一下头道:“不止十两。”
洪仁又转了一个画面问道:“这是两个兵,指挥人马援兵十万,需不需要十两?这是两个上下增加的兵,调动人马增兵十万,需不需要十两?”
掌柜连连点头道:“需要,需要。”
“我再问你,”洪仁摸着符印上的花纹道:“指挥人马兵分三路,需不需要十两?号令三军安营扎寨,需不需要十两?”因为洪仁在爷爷的《符龙记》里已经知道了那六个兵符的称谓和用途。
掌柜这回什么也不说了,急忙收起了兵符大印,并给洪仁出了字据,拿出一包银两。店小二听不懂洪仁说的是什么意思,便问其详。
掌柜战战兢兢地小声道:“此乃兵符大印,莫问其详。”
洪仁回到周姑娘家,拿出银两道:“这些银两就作为我们的房租和生活费吧,来日方长,我们会承担起男人的责任的。”
姐妹俩儿都是善良人,美玉道:“二哥,我并未说租给你们住啊,我们不要钱的。”
“是啊,你们自己留着用吧。”美玲也不同意收钱。
“还是收下吧,不然我们住着心里不安。”洪福见洪仁拿回了银两,虽然不知道银两的来路,但哥哥知道弟弟是个好人,不会是偷来抢来的,就劝姐妹俩儿收下。
美玉见哥哥这样说,就说道:“好吧,我们就替你们保管着,你们在这里的吃住我们都管了,这么多银两,够你们生活几年了。”
事后,洪福问洪仁道:“你腰间鼓鼓囊囊、硬邦邦的东西就是银子吗?”
“不,不是,”洪仁道:“其实,那是我的兵符大印,是爷爷留给我的,父亲拿去城里问过了,很值钱的,并嘱咐过我,如果手里没有盘缠了,就拿兵符大印到当铺里当了,等赚了钱再赎回来。”
洪福一听,惊恐道:“兵符大印?你怎么不先给我看看,有哥哥在,凡事别自己做主,要和哥哥商量商量,哥哥毕竟是闯荡江湖多年了,经验比你多。如果是真的兵符大印,那可是不得了的,是不能随便拿出来的。要当,就当我的乾坤圈啊。”
洪仁后悔地道:“是我看哥哥没有钱,着急了,等我赚钱尽快赎回来。”
洪福生气地道:“你知道吗?很多东西都是传家宝,我这两个乾坤圈是一对儿鸳鸯符,所以叫《鸳鸯乾坤圈》,是不能分开的。”
“对啊,对啊,”洪仁高兴地道:“兵符大印里,有三对儿鸳鸯符呢,其中就有两个鸳鸯符和你的鸳鸯符一模一样呢。”
洪福一听就更生气了:“唉,你看你,你早该让我看看啊,你怎么这么快就当了呢?”
洪仁见哥哥生气了,就保证道:“等我有了银子,就赎回来。”
“有银子,有银子,你知道银子是那么容易就赚回来的吗?”洪福感觉自己的语气有些重了,怕弟弟伤心,就缓和一下语气道:“好了,当就当了,哥会想办法赎回来的,只要我们两个在一起,就没有什么问题。”
“嗯,好,”洪仁高兴了:“以后我们哥俩儿永远不分离。”
洪福看着天真的弟弟笑了:“那怎么行呢,哥哥得先给你找个媳妇,把你撵出去。所以,我们要尽快赚钱,把兵符大印赎回来。”
洪仁蛮有信心地发誓道:“我一定会努力的,我一定会赚到钱的。”
“哼,初生的牛犊,闯荡社会之前,你得先赔钱。”看来,洪福还有点儿社会经验。
美玉的耳朵很灵,听哥俩儿在屋里说赚钱、赚钱的,就过来跟洪福哥俩儿商议道:“大哥、二哥,我们这个家就是缺少男人,我身体弱小,就只能在家做饭。平时,都是美玲出去进水果,累活都是她干的。你们哥俩儿就帮助美玲卖水果吧,有你们哥俩儿在,我们还可以再卖些其它的东西,赚多赚少,先可你们用。”
美玲见姐姐都这样说了,也表态道:“是啊,我一个人忙不过来,眼看着很多新鲜水果、蔬菜什么的,就是拿不会来。你们就帮我卖水果、卖蔬菜吧?”
洪福道:“可以啊,让洪仁帮助你卖水果就可以了,我出去找个药铺帮助卖个药、看个病的都行,干力气活也行。”
洪仁听话,觉得帮助姐俩儿是应该应分的,就保证道:“我行,我有力气,我帮美玲卖水果、卖蔬菜。”
四个人一研究就这样决定了,说干就干,哥俩儿动作也很麻利,都各自忙了起来。其实,洪福的心惦记着符龙山庄的事,他想借外出找药铺干活的机会,顺便打听一下《符龙山庄》在哪,如何才能去符龙山庄落脚。
洪福来到一家药铺,直接问掌柜道:“掌柜的,你这缺人手不?我是找活干的。”
掌柜见洪福年轻力壮,就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你都会干什么呀?”
“我叫张洪福,当过兵,在军营的时候,做过医官的助手,熬药、疗伤,什么都做过,搬药材也可以,我有力气。”
掌柜一听在军营做过医官助手,很高兴,就同意了,指使道:“洪福,大夫就在里屋诊病,你就当大夫的助手。不过,需要观察你半年,这半年里,我们只管吃住,没有工钱,你可愿意?”
“这?”洪福想,半年,没有工钱,我来干什么呀?周家姐妹还等着我拿回银子呢,就谢绝道:“半年没有工钱,那就算了。”
洪福转身要走,掌柜急忙喊道:“慢,每个月给你一两银子,如何?”
洪福想:一个月一两,半年才六两,何时能赎回兵符大印?还是看看其它行业吧,估计这掌柜的不会给太多的银子了。洪福没有搭理掌柜的,倔强地走出了药铺。
美玲让洪仁跟自己到很远的一个市场进货,洪仁很高兴,当他看到美玲一身男人的打扮时愣住了,问美玲道:“为何这身装束?”
美玲笑道:“我一个女子去进货,还不让人笑掉大牙啊,哪有女人干男人的活的。再说,江湖险恶,遇见采花大盗怎么办?”
洪仁感觉很心疼,就保证道:“你先给我探探路,等我熟悉了,我就可以自己去进货了,以后就不需要你一个女人家去干男人的活了。”
美玲没有再说话,领着洪仁穿过大街小巷来到一个进货市场,洪仁积极,抢着上货搬货,美玲看了,也不阻拦,只管洪仁与商家讨价还价。美玲雇了马车,把洪仁进的水果、蔬菜装上车,两个人美滋滋地顺利返回。
途中,美玲没有坐在运送水果、蔬菜的马车上,洪仁就劝道:“美玲,你坐在车上吧,这样走多累啊?”
美玲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不能一个人坐在马车上,如果你累了,你就坐车吧。”
“我不累,我一个大男人,走一天都可以的。”
美玲立即阻止道:“你是大男人,我也是大男人啊,我也不累的。”
洪仁一伸舌头,知道自己说漏嘴了。车老板儿见两个人谦虚,就说了句:“两个人都坐加铜钱。”
洪仁这时明白了,运这些货,只能是买货的人坐车,多一个人就得加铜钱。
回到家里,卸了货,等车老板儿走了,美玲才告诉洪仁道:“你知道吗?咱们今天进的货,只能卖个本钱,赚不到钱的。”
“为什么?我们白忙活啊?”洪仁糊涂了,进货卖了,不就是为了赚钱吗?不赚钱,白忙啊?
美玲指着水果道:“你进的水果,上边的都是大的,底下的都是小的,里边还有烂的;而且,斤两还不够,怎么能赚钱呢?”
洪仁一听,急忙问道:“你怎么就知道大小不一样,还有烂的?”
美玲道:“卖货的掌柜一看你就是进货的新人,你只看筐的上边水果,而不检查下边的水果,他们总是欲盖弥彰的。另外,他们在蔬菜筐的下边栓一个草绳,大秤抬起来,你只看秤杆上的斤两,却不知他们在下边用脚踩着草绳呢。”
“啊?你看到啦?”洪仁惊讶了。
“看到了,我也早就知道他们经常用这些把戏。”
“那你为什么不提醒我呢?我好跟他们理论啊。”
美玲慢慢解释道:“你初学乍练,不经受一次挫折是不行的,再说,那些掌柜的都认识我,我不能当着众人的面揭穿他们。还有,你那刚毅的性格,我怕你和他们打起来。”
洪仁像泄了气的皮球,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气愤地道:“这些个奸商,他们怎么这么坏呢,为什么欺骗一个善良的人。”
“奸商奸商,无奸不商,他们就是靠奸商才起家的。”
“那,”洪仁担心美玲道:“你平时是怎么进货的?他们就不欺骗你吗?”
美玲道:“我早已与他们约法三章,一不得鱼目混珠;二不得短斤少两;三不得抬高物价。如发现违章者,永不在其家进货。时间久了,他们都认识我,就不骗我了。”
“哦,原来如此。”洪仁虽然明白了进货的套路,但对这种奸商行业有些厌倦,内心还是想做一番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