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吧
第十一回:土地奶奶巧安排,喜客喜庆留下来返回上一页
第十一回 土地奶奶巧安排 喜客喜庆留下来
高照根据虎王的安排,带领心照、胡力夫妇、天师夫妇来到无穷城的大街上,穿梭在来往不断的人群中,看着那些千姿百态的面孔和身影,看不出有妖魔鬼怪的迹象。天玉很少出门,平时总是跟着庄主夫人享受高雅生活,脚力就没有其他人壮,有些不耐烦地道:“哪里有什么妖魔鬼怪啊,人都好好的,看谁都不像。”
天师责怪她道:“莫乱说话,妖魔鬼怪的脸上又没写字,你能分得清吗?我不是告诉你了吗,不做好事的人就是妖魔鬼怪。”
“哼,那你就抓个坏人给我看看吧,妖魔鬼怪长什么样。”
这时,两个乞丐迎了过来,伸出手来道:“好人,给几个铜板吧,我们没有吃的了。”
天玉又说话了:“喂,你们不是说无穷城的百姓安居乐业吗?怎么也有乞丐啊。”
高照道:“任何一个城里都有乞丐,他们就是想不劳而获,其实都是有手有脚的人,只要做工劳动,都可以养活自己。况且,这里的很多乞丐都是从富人城逃难过来的,他们暂时还没有生意可做,也找不到劳工可做,只好乞讨,但总比偷鸡摸狗的强啊。”
黄淑娘拿出几个铜板给了两个乞丐,胡力问乞丐道:“听说无穷城里来了一位舍粥的老奶奶,你们知道在什么地方吗?”
“知道,知道,我们就是老奶奶身边的,老奶奶舍粥,总得有钱买米吧?”
“是啊,是啊,我们要钱就是为了买米啊。”
高照问道:“老奶奶在哪里?你们领我们去找她。”
“好,跟我们走吧。”
天玉看了看穿得破破烂烂的乞丐,皱着眉头道:“穷成这样还舍粥呢,无非就是小乞丐、老乞丐而已。”
一个小乞丐道:“哎,你别看我们穿得破,是个要饭的,可我们的名字很好听啊,我叫喜客,是能给你们带来喜事的客人。”
“对,我叫喜庆,是能给你们带来喜庆的人。”另一个小乞丐骄傲的样子倒是满可爱的。
“哎呀呀呀呀,还喜客、喜庆呢,你们的喜从哪来啊。”
心照见天玉跟两个小乞丐较劲,急忙阻拦道:“别争了,你们两个也别蒙人了,喜庆是个女的。”
喜庆一听,惊讶道:“你怎么看出来的?这里没有一个人能看得出来。”
心照没有回答,心想:我都不用请出《符龙镜》,就凭我的法眼就能看得出来。
喜庆突然眼珠一转,拿出一个《符龙牌》道:“告诉你们,我也是《符龙门》的人。”
“喂,你怎么会有我们符龙门的腰牌呢?”黄淑娘一听喜庆是女的,就用手拉住了喜庆的手,想看《符龙牌》。
“哼,你们只有一个符龙牌,我有五十四个,看牌。”喜庆说罢,将符龙牌扔向大树,就听“轰”地一声,一根树枝断了。
“啊?”黄淑娘这时便对喜庆另眼看待了。
高照笑道:“你那只是桃牌而已,是女人玩的,但有法力的桃牌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喜客喜庆将高照等人领到花园广场的《符龙晷》前,只见那里围了一群人,走近一看,一个老奶奶坐在符龙晷边儿正在舍粥,一群乞丐和逃难的人都拿着碗接粥呢。
高照突然发现,老奶奶的眼前无任何装粥的器皿,只是拿着一个钵,倒出一碗又一碗,源源不断,猜想,这老奶奶一定是个神仙。此时,心照等也都睁大了惊恐的眼睛。高照再一审视,发现老奶奶的钵就是一个《卧龙符》啊,龙头的两个眼睛就是凹槽,是装粥的;而老奶奶左手拿着的拐杖上边骑着的正是一个《火龙符》,像铁铲一样。高照急忙让心照拿出一些铜钱将乞丐和逃难的人打发走了。
“老人家,我是高照。请问,您为什么会有《火龙符》和《卧龙符》的法宝呢?”
“哦?是高照啊,你不是在虎王身边当大夫吗?怎么到这来啦。”老奶奶似乎对高照很熟悉,说话就像家里的人。
高照道:“我受虎王的委托,开始负责行业市场的正常秩序和百姓的幸福安康。”
“嗯,好,好,社会正是需要你们这些个人啊。”
“老人家,你还没有告诉我,你手杖上的《火龙符》和手里拿的《卧龙符》是从哪里来的,这可是高照送给周虎庄镖师们的鸳鸯符啊。”
老奶奶笑了笑道:“我这手杖叫《符龙杖》,这铜碗叫《符龙钵》,这可是我孙子给我打造的宝贝。”
“你孙子是谁呀?”心照着急了。
老奶奶继续笑着道:“这《符龙杖》,不怕妖魔鬼怪,就是神仙也承受不起它的打击;这《符龙钵》,要什么有什么,我老婆子走遍天涯海角,衣食住行皆无忧啊。”
心照收了符龙镜,立即抱拳敬拜道:“祝土地奶奶幸福安康。”
一听是土地奶奶,高照等都抱拳敬拜道:“祝土地奶奶幸福安康。”
“哈哈哈哈哈哈哈,”土地奶奶此时大笑了:“我老婆子云游四海,走了很多国城,回到无穷城就是回来看看你们的。”
高照问土地奶奶道:“老人家,您走了很多国城,见识一定很广,能向我们叙述一下您走过的国城所听到或见到的故事吗?”
“呵呵,好啊,我老婆子走了好几个国城,正想说说呢,就讲讲小城故事吧。”土地奶奶看着高照等,脸上露出喜色,便开始叙述自己的经历。
在某一个国的小城,有一年,一个地方官为了哄骗老百姓、取悦当朝,当众吹牛说,他管辖的土地粮食大丰收,即使三年不打粮,国库里的粮食也是够老百姓吃的。上天为了惩罚说假话、大话、空话的地方官,便让他管辖的地方大旱三年,老百姓颗粒无收,早已断粮无米。但官府哪有粮食救济老百姓呢?当地的老百姓便生活在饥饿之中。
看到老百姓就要饿死了,土地奶奶就在土地庙舍粥给老百姓,救苦救难。地方官听说土地庙正在舍粥给老百姓,就派衙役来搜查土地庙,并说土地奶奶盗窃官府的粮食。
土地奶奶道:“我就这么一个破庙,就这一间房,也没有粮仓,而且这庙里就我一个老太婆子,我有什么能力去偷粮食呢?家里也没有粮食啊?”
“你没有粮食哪来的粥啊?”衙役不相信,就逼问土地奶奶粮食藏在什么地方。
土地奶奶指着手里的《符龙钵》道:“粥在这里。”
衙役看看土地奶奶的符龙钵,里边确实有一碗粥,为首的吼道:“只有一碗粥,还不够老百姓塞牙缝呢,你骗谁呢?”
土地奶奶道:“你让老百姓把碗拿来,我舍粥就是。”
这时,老百姓便争着抢着拿碗接粥,衙役没有阻拦,想看看土地奶奶是如何施舍粥的。只见土地奶奶将符龙钵里的粥倒进一个老百姓的碗里,一碗接一碗,碗碗有粥,衙役们都看傻眼了,符龙钵里的粥就像井水一样源源不断。
为首的衙役带头给土地奶奶跪下了:“多有得罪,多有得罪,请土地奶奶恕罪啊。”
为首的带着衙役们走了,老百姓热烈欢呼道:“土地奶奶万岁!”
可是,没过多久,地方官亲自带着衙役来了,老百姓以为地方官是来拜见土地奶奶的,没想到,这地方官一来就怒吼道:“大胆妖婆,竟敢偷窃朝廷的粮食。”
有老百姓替土地奶奶回应道:“土地奶奶的《符龙钵》是上天恩赐的,是上天派来救济我们老百姓的,你凭什么说土地奶奶偷窃朝廷的粮食?”
地方官道:“她在这里舍粥给你们吃,而朝廷的粮仓粮食就日日减少,她是用法术盗窃了朝廷的粮食。今天,老爷就是要没收她的《符龙钵》聚宝盆,上缴朝廷。”
土地奶奶道:“你若说是用法术偷了朝廷的粮食,你还不如说是上天偷了朝廷的粮食,上天是公平的。你不是说三年不打粮老百姓照样有粮食吃吗,上天就给你三年时间,看看老百姓是不是有粮食吃。结果你不兑现承诺,现在上天正在惩罚你,你还不知罪吗?”
“给老百姓粮食吃,那也得朝廷发放救灾粮才是,你用法术就不行。”地方官见土地奶奶戳穿了他的假大空,气得直喘粗气。
“老百姓已经快饿死了,等你们发放救灾粮食还来得及吗?况且,你们早已经将粮食转手倒卖给粮商,粮食价格飞速上涨,你们官商勾结发大财,苦的是老百姓。”土地奶奶干脆戳穿他的腐败行为。
“你,你,你,胡说八道。”地方官在原地转了两圈,气急败坏地指挥衙役道:“把她抓起来,抓起来,抓起来。”
衙役们上来就想抓土地奶奶,哪知土地奶奶挥了挥符龙杖,三下五除二就把衙役们打倒在地。并对地方官道:“你若要我的《符龙钵》,这符龙钵就归你,你去向老百姓舍粥吧。”说罢,符龙钵果真落到了地方官手里。
地方官见《符龙钵》已到手,衙役又打不过土地奶奶,便拿着符龙钵带着衙役们走了。其实,拿到符龙钵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地方官高高兴兴地将《符龙钵》按聚宝盆献给了国王,但并没有发放救灾粮食,也没有舍粥。地方老百姓仍然像往常一样,每天到土地奶奶的土地庙里领粥充饥。
地方官正做着美梦等着国王给他加官进爵呢,突然有一天,王宫真的来人了,不但没有给地方官加官进爵,还以欺君之罪将地方官抓了起来。
原来,地方官将《符龙钵》送给国王以后,国王就想看看“聚宝盆”的法力,让宫女将粥倒进符龙钵里,再倒出来,符龙钵里就干干净净了,再没有粥出现,却从里边儿传出来土地奶奶教训地方官的声音,土地奶奶将地方官说假话、大话、空话一事告诉了国王,并将地方官如何勾结粮商贩卖粮食一事也告诉了国王。等土地奶奶说完了,《符龙钵》也就不见了。国王一气之下,立即派人将地方官就地处决了,并没收了地方官的全部非法所得。
地方官被镇压了,老百姓欢天喜地,上天便雷声轰鸣,下起了瓢泼大雨,并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三年的好收成。
如此年复一年,土地奶奶已经年过九十岁了,有一位地主为土地奶奶新建了一座土地庙,面积很大,可容纳上百人。因为是土地奶奶让这位地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地主发财了,家产越来越多,为了报答土地奶奶的恩德,就建了这座《土地庙》。
无论什么年代,人若有钱了就开始勾结官府了,地主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和家产,就经常给当地的官老爷送钱行贿。而官老爷也愿意结交地主老财,权钱交易非常盛行。
有一位知府大人,听说地主给土地奶奶建了一座土地庙,觉得是榨地主油水儿的时候了,便让地主给国王建一座行宫,说是国王要来看土地庙,需要住的地方,并给地主准备了一顶大帽子,说是能建庙就能建宫,如不能建行宫就是不欢迎国王。
“啊呀呀,建土地庙容易,建国王行宫还了得,那得需要多少银子啊?就是把我家的地全卖了也建不起呀。”地主央求知府大人,不想建国王行宫。
知府道:“这我不管,既然你能建土地庙,就能建国王行宫,事儿是你挑起来的,就由你自己收场,否则惹怒了国王,就别怪本知府保不了你。”
地主急得团团转,只好求土地奶奶帮忙:“土地奶奶啊,国王要来,就是来土地庙看望您老人家的,知府就让我建造行宫,我一个小小的地主,怎能建得起行宫呢。您就去帮我求求国王吧,别让我建造行宫好不好?”
“你放心吧,国王是不会让你建行宫的。”土地奶奶知道这地主是个善良的人,没有欺压百姓的行为,就答应了地主,次日就起身赶往王宫。
王宫戒备森严,守卫根本不让土地奶奶进入王宫半步。土地奶奶就对守卫道:“告诉国王,我是土地奶奶,我有个聚宝盆要献给国王。”
国王听说过土地奶奶救济老百姓吃粥的故事,倒是想得到真的《聚宝盆》,说是去土地庙,其实就是为了见到土地奶奶,看看如何能够得到《聚宝盆》,地方官送给国王的聚宝盆,国王认为是假的。如今土地奶奶送上门来了,急忙吩咐土地奶奶宫中见驾。
“国王有旨,土地奶奶宫中见驾。”
土地奶奶见过礼,直截了当地说明了来由:“国王陛下,老身有事相求,听说陛下要去老身的土地庙,当地知府便让当地财主建造国王行宫,老身恳请国王放弃去土地庙的计划,避免劳民伤财,所以老身来了,要看土地奶奶,要看《聚宝盆》,全都在。”
“土地奶奶,快请坐。”国王见土地奶奶年岁已高,急忙让老人坐下。
“上茶。”国王又急忙让人上茶。
土地奶奶拿出《符龙钵》道:“请将茶倒进这《聚宝盆》里。”
宫女拿来茶壶,将茶水倒进聚宝盆里,却不见茶水,几个宫女轮番倒,仍不见茶水溢出,宫女们都惊呆了,国王也惊呆了。
“好了,请拿来一个大碗吧,老身习惯喝大碗茶。”
“拿大碗来。”国王命令宫女取来一个很大、很大的碗。
“这聚宝盆有两个洞,一进一出。”土地奶奶将符龙钵里的茶水倒进大碗里,奇怪,明明是符龙钵小、茶碗大,却倒出了比自己多几十倍的茶水来。
土地奶奶笑着道:“陛下,这就是人们传说的《聚宝盆》,其实这是《符龙钵》,这里的茶水够王宫大臣们集体饮用。”
“哦?这就是让众多老百姓喝粥的《符龙钵》啊?”国王惊讶了。
“对,如果陛下喜欢,就送给陛下。不过,”土地奶奶话语停顿了。
“不过什么?”
土地奶奶慢慢地道:“《符龙钵》乃是上天赐给土地奶奶吃饭用的,也是用来接济穷人的,陛下若要使用,就必须拿它云游四海,造福黎民百姓,陛下是否能够做得到啊?”
“这?”国王愣住了,不知如何是好。
“倘若不能做到这一点,《符龙钵》就没有法力,国王还用它做甚?倘若惹怒了上天,恐怕王位不保啊。”
“大胆妖婆,胆敢威胁国王。”国王身边的侍卫官早就不耐烦了,拔出腰刀架在土地奶奶的脖子上,土地奶奶用符龙杖一拨,“轰”地一声,侍卫官立即仰翻倒地。
国王害怕了,非常歉意地道:“老人家息怒,您是土地奶奶,法力无边,《符龙钵》是上天赐给您用的,本王不能为此大逆不道,硬是得到恐怕会遭天谴,还是您老人家留着用吧。既然您老能够造福黎民百姓,那才是本王所期望的。”
“谢陛下,祝陛下江山永固。”土地奶奶说罢健步离开了王宫。
“啊,土地奶奶,您真厉害啊,一个人敢去国王的王宫。”天玉深知,就是财大气粗的家父也见不到国王啊,见知府大人还得靠行贿呢。
高照问道:“土地奶奶,这里也有很多穷人需要您的接济,就请您住到我的府上吧,帮助我们治理行业市场。”
“不啦,我老婆子见到你们,我就该回到地下和老头子汇合去了。不过,我给你们留下两个人,让他们来帮助你们。”
“两个人?谁?谁呀?”天玉着急地问,原来,天玉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凡事都好说、好问。
“来呀,喜客、喜庆,这位是高照,是你们的师叔。”
这时,喜客、喜庆立即抱拳拜道:“见过师叔。”
“你们?你们两个小孩牙子,难道你们是后羿的徒弟?”天玉又抢嘴了。
喜客得意地道:“是啊,我是你们的师兄啊。”
“天玉不要小瞧他们,”土地奶奶道:“喜客、喜庆乃是月宫娘娘亲自度化的,还是后羿的徒弟,是有法力的人,这里除了高照、心照,你们都不及啊。”
“月宫娘娘?我们可是太上老君的徒弟啊。”天玉还是不服。
喜客急忙道:“哦,那我就称你们夫妇为师兄、师姐吧,你们别看我们年轻,是因为我们成为神仙的时候就是这个年龄,这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我就是一千岁、一万岁,也是这个模样。”
“那,你们从哪来啊?是从月亮上掉下来的吗?”天玉现在只是脱胎换骨了,对此感到莫名其妙。
心照知道喜庆是有法力的神仙,急忙提议道:“土地奶奶,您再给我们讲讲喜客、喜庆的故事好吗?”
“哈哈哈哈哈哈哈,好,我就给你们讲讲喜客、喜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