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吧
捕舌者说(4)按级分配返回上一页
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是根据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来分配社会消费品的。然而,现在的个别国有企业却出现了“按级分配”,级别越高,分配就越多,相差竟能达到几倍以上,这难道是为了“高薪养廉”吗?但是每个人分配的数量却不公开,并作为“纪律”不得相互议论,不知目的何在。
本人曾听说过国外私人企业在发薪水时是不公开的,老板根据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发放工资,再根据创造的经济效益和个人的贡献大小发放奖金,员工不得私下议论,这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公司是老板的,老板想给多少劳动报酬是其个人的行为。国有企业则不同,老板是国家任命的,员工是国家按照有关规定分配或者招录的,企业应该按照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制度执行,差距可以有,但是不能太大;如果是股份制公司,还要有一些注资的股东在其中,如果“按股分配”可以另当别论,董事会是绝不会同意“按级分配”的。
国有企业“按级分配”存在很多弊端。一是领导享受国家干部级别待遇,有公车,有公款消费,如果分配再比员工多几倍,势必引起员工的反感,存在对立、敌视等问题;二是工资和绩效工资总数是有限的,领导多拿一些,员工就少拿一些,存在剥削、压迫等问题;三是分配不公开、不透明,员工就认为有“猫腻”,想方设法了解每一个人的收入,造成逆反心理,存在领导之间、员工之间关系紧张等问题;四是一些人为了升官发财,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明争暗斗,是非颠倒,存在拉关系、走后门等腐败问题;五是这种分配制度不但没有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却适得其反,存在工作不负责等问题;六是分配不公拉大了贫富差别,不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存在失去民心、民意等问题。
总而言之,“按级分配”不是“高薪养廉”,而是某些领导为了谋取私利,中饱私囊,利用手中的权力,想方设法侵占员工的利益,瓜分国有企业的资产。分配不公开、不透明,就是领导掩盖自己收入的一条“纪律”,其实是留下的一条“铁证”。因此,希望个别国有企业能够对号入座,收敛一些。2011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