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吧
张公写梦(11)科举面试返回上一页
一位朋友的孩子兴奋地跟我说“参加某单位招聘考试考个第一名,我中状元了”,接着又说“面试没过关”。在为他惋惜的同时,我安慰他说“孩子啊,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都没有面试之说,现在有了面试,没过关是正常的。”
为什么要面试?你不知道吗?我们一定要吸取古代的教训:明朝民女冯素贞,一个民女,竟然利用《科举制》女扮男装冒名赶考,中了状元,还当了女驸马。你想想,这能让人服气吗?她一个民女,哪个重点学校的?哪个课后班老师教的?哪个贵族家庭培养的?哪个老爷、姑奶奶关照的?那么多上层社会的花花公子、花花公主的,都没当上状元,岂能让一个贫民百姓中状元?你想想,如果古代有面试,能出现《女驸马》那样的纰漏吗?
现在是市场经济,我们建立了人才市场,人才人财,要有人,还要有才,我们不缺人,我们就缺才(财)啊。我们要重点培养有文化、有素质、有实力、有魅力、有条件、有背景的人才,让这些人进入中国最好的单位上班,那样才能贫富悬殊;老百姓家的孩子,学习再好也不要,他们进了好单位,就知道干活,给他权力都不会用。现在面试时就能看出来,穷的、富的、美的、丑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看看古代的状元吧:饽饽状元李蟠,江苏铜山人,家境贫寒,进京科考就带30个馒头,一天三顿吃馒头,被康熙钦点为状元;鸭蛋状元黄士俊,34岁进京赶考,路费都得找岳父去借,岳父瞧不起他,连客厅都没让他进,只给了他两个鸭蛋,没想到竟然中了状元。如此这般的穷鬼,仅凭学得好就当状元,难道还要依靠他们来治理社会吗?
黄梅戏,女驸马,戏是好戏,就是不现实,谁写的?是杜撰的吧?一定是对科举有意见的人写的,要么就是想当官的老百姓写的,或者是做梦的人写的,再就是像我这样喜欢“写梦”的人写的。科举面试,驴头不对马嘴,真是做梦。
公元2012年7月19日。